|
|
| |
| 书画鉴赏与收藏的含义 |
|
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对保存和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书画鉴赏与收藏,古人称之为鉴赏。它包括坚定、欣赏、收藏、流传、著录等各方面,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又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课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
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判断真伪和优劣有时又是两回事。艺术水准好的书画作品不一定是真迹,如有些代笔的作品;而有些艺术水准差的作品,也不一定是伪作,如一些不善书画艺术的名人墨迹。但高超的艺术家,其作品再差也不至于差到那里去。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因而,鉴定家未必能对作品做出较深的论析,欣赏家也不见得能判断作品的真伪。能集鉴定与欣赏于一身的鉴赏家为数实在不多。
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具有一定眼力,又有财力收藏,从事这方面研究,并藏有一定数量的历代优秀作品者可称为收藏家。历代许多著名收藏家,其眼力、收藏与著录总是连在一起的,这类人才应称鉴藏家。象宋代的米蒂,明代的项子京,清代的安岐等,经他们之手所评定的作品真伪,绝大多数是可靠的,这为后代的收藏与考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欲做收藏家,必先学鉴定家,眼力不锐,修养不高,必然会收罗不少赝品,藏品也无多大价值。
由上可见,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范畴,并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书画鉴定学。
|
|